又值棉花生长旺期 科学种植稳拿高产
今春以来,全国各地气温波动较大,尤其是4月中上旬气温偏低,致使部分区域棉花播种期推迟5-10天,病虫害发生较重。经苗期实地调查表明,河北、天津、鲁西北等常规棉区长势稍强,个别区域蚜虫、黄萎病发生严重;鲁西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大部分区域棉花生育进程迟缓,棉苗长势相对偏弱,立枯病、炭疽病等苗期病害相对较多。
当前,大部分棉区棉花生长正值现蕾期,即将进入开花期,处在生殖与营养生长并进阶段,同时,各地棉花也陆续进入病虫、旱、涝等自然灾害多发期。尤其近期部分棉区的连绵阴雨,会造成部分棉田疯长,盲蝽象、黄萎病等危害加重,对棉花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结合今年棉花生育期普遍推迟实际,特制定棉花中期管理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重施花铃肥,酌情补施盖顶肥
今年棉花生育期推迟,提倡见花重施花铃肥。亩施尿素15公斤。施肥时应开沟深施,以提高肥效。一熟单作春棉和高产棉田7月底8月初追施盖顶肥,最晚不超过8月10日,每亩尿素5.0~7.5公斤,以防早衰;两熟套作和5月上旬播种的春棉,根据长势酌情使用盖顶肥,以免引起贪青晚熟。
二、适当推迟打顶,科学化学调控
打顶时间可较常年适当推迟5~7天。提倡打小顶,摘掉“一叶一心”。打顶心时间也要根据棉田密度和品种特性灵活掌握。打边心一般在大暑后到8月10日前进行,可控制棉株横向生长。适时打顶修边,是棉花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
化学调控重点针对旺长棉田,要根据棉花长势和天气状况灵活掌握。对于盛蕾和初花期有旺长趋势的棉田,每亩要用缩节安1.5~2.5克,兑水20~35公斤喷施。对于盛花期旺长棉田,可加大用量至2.0~3.5克;在棉花打顶后7~8天,一般每亩用缩节安3.0克,兑水30公斤左右,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先轻后重,先控后促”的原则。同时做好肥水管理,做到下促上控。
三、综合防治病虫,提倡以防为主
由于去冬至今春气温偏低,今年棉铃虫一代发生情况偏轻,但气象条件对二代棉铃虫的发生有利,发育期比往年偏晚,应充分重视,做好防控工作。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吴孔明研究员的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广泛种植,盲蝽象区域性种群剧增。7月份第三代若虫将进入孵化期,当田间百株有虫5头以上,应及时防治。一般每7天防治一次,直至9月下旬。用药时间一般在下午5点后喷药。同时,加强对蚜虫、红蜘蛛、烟粉虱等害虫的防治。
近年来,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对于枯、黄萎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剂,应以预防为主,选用抗病品种,如中植棉2号(优系)、中植棉6号等中植棉系列抗病品种;加强管理,发病后可采取增施钾肥、微肥、速效氮肥等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棉株抗病力。
四、及时中耕,开沟培土,除涝防旱
棉花是喜温作物,地温高,长势快,病害轻,农语说:“早锄地发暖,勤锄地不板,深锄根深棵壮果节短。”方法是:“头遍浅,二遍深,三遍要用钩锛。”特别是第三遍中耕,贵在“及时”和“深”上。尚未开沟培土的棉田7月初大雨或浇水后要及时开沟培土,防止棉花倒伏,利于棉田排灌。进入花铃期后,棉花对水分的需求达到峰值,如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溉。